内蒙古上半年产品质量报告“出炉” 农畜水产品
点击: 时间:2014-09-15 16:55 作者:王翎 来源:未知
农经网讯:9月11日,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了上半年全区的 产品质量状况。自治区质监局、工商局、农牧业厅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了自治区生产企业产品、流通领域商品、农产品、食品药品、进出 口产品的质量状况。
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.6%
上半年共抽查687家企业的6大类904种产品,577家企业的765种产品合格,企业合格率为84%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.6%。
抽查34家大型企业的64种产品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%。抽查113家中型企业的180种产品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%。抽查540家小型企业的660种产品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.4%。
聚酯PET瓶、防护服、防护鞋、围巾披肩、农膜、热能表的抽样合格率达到100%;烧结多孔砖、涂料、羊绒衫(裤)、化肥的合格率达到 90%以上;电线电缆、节水滴灌器、农机配件、普通烧结砖、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合格率在80%以上;食品用塑料包装膜(袋)、安全网、混凝土路石 砖、验配眼镜合格率在70%以上;塑料管材、聚乙烯泡沫塑料、商品条码的合格率分别为69.4%、67.5%和62.7%。
儿童服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6.7%
上半年质监部门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儿童服装进行了风险监测,共监测15家企业的15个批次产品,风险监测指标包含甲醛含量、PH值、耐牢度和 纤维成分含量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6.7%。同时对液化石油气进行了风险监测,抽检5家生产企业的5种产品,4家企业的4种产品合格,风险监测指标包含氢 类组分、二甲醚含量、工业丙烷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0%。
特种设备安全监察:排查隐患686处
在自治区安委会的组织下,质监、安监等部门完成了对全区石油天然气管道、城市燃气管网、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专项整治。累计普查摸底输油管线 1843.7公里,天然气管线2036公里,排查隐患124处。普查摸底城市燃气管网3614公里,排查隐患361处。开展了液化石油气质量专项整治,检 查企业1024家,设备3126台,排查隐患201项,跟踪整改185项,立案查处11起。
对2520台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实施制造质量监督检验,一次监检合格率为95%,不合格项主要反映在焊接质量和无损检测质量方面,经整改,出厂产品合格率为100%。定期检验特种设备5939台,首检合格率为93.6%,不合格设备全部要求整改合格后运行。
重点专项执法打假:人为掺混二甲醚现象严重
农资专项执法打假“质监利剑”活动中,对化肥、种子、农膜、农机具及配件等产品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,检查生产和销售企业216家,查办案件26件,查获假劣化肥1730吨。
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中抽查了178家液化石油气经销企业的178个批次产品,经检验合格136批次,批次合格率为76.4%。不合格项目主要有二甲醚及主要烃类组分含量,二甲醚含量最高达66.1%。
计量监督检查: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6起
对30家集贸市场的600余台在用衡器进行了检查,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6起;检查140家眼镜店的验光配镜用计量器具710台(件),查处违法案件9起;对市场米、面粉、食用油、果汁、调味品、熟肉制品等12种商品进行过度包装检查,共检查36批次,合格32批次,合格率为88%,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。
流通领域商品抽检9类、1502个批次商品:总体质量不容乐观
今年上半年,自治区工商局在全区12个盟市组织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8次,主要针对商品销售规模较大、具有代表性的批发零售商场、超市和专卖店,抽检化肥、农膜、蚕丝被、儿童服装、涂料、儿童玩具和文具、液化石油气、皮鞋9类、1502个批次商品,其中合格1085批次,批次合格率为72.2%,抽检商品的总体质量不容乐观。
其中,抽取化肥样品916个批次,批次合格率为81.4%。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养分含量、氯离子含量、标识等问题。养分不达标就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,会造成减产。含氯肥料容易导致苹果、马铃薯等忌氯作物烧根减产甚至坏死。
抽取农膜样品139个,批次合格率只有34.5%。主要是农膜强度性能不达标,这会造成农膜在使用过程中易破裂,难以回收,并造成土地污染。
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.6%
上半年共抽查687家企业的6大类904种产品,577家企业的765种产品合格,企业合格率为84%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.6%。
抽查34家大型企业的64种产品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%。抽查113家中型企业的180种产品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7%。抽查540家小型企业的660种产品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.4%。
聚酯PET瓶、防护服、防护鞋、围巾披肩、农膜、热能表的抽样合格率达到100%;烧结多孔砖、涂料、羊绒衫(裤)、化肥的合格率达到 90%以上;电线电缆、节水滴灌器、农机配件、普通烧结砖、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合格率在80%以上;食品用塑料包装膜(袋)、安全网、混凝土路石 砖、验配眼镜合格率在70%以上;塑料管材、聚乙烯泡沫塑料、商品条码的合格率分别为69.4%、67.5%和62.7%。
儿童服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6.7%
上半年质监部门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儿童服装进行了风险监测,共监测15家企业的15个批次产品,风险监测指标包含甲醛含量、PH值、耐牢度和 纤维成分含量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6.7%。同时对液化石油气进行了风险监测,抽检5家生产企业的5种产品,4家企业的4种产品合格,风险监测指标包含氢 类组分、二甲醚含量、工业丙烷,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0%。
特种设备安全监察:排查隐患686处
在自治区安委会的组织下,质监、安监等部门完成了对全区石油天然气管道、城市燃气管网、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专项整治。累计普查摸底输油管线 1843.7公里,天然气管线2036公里,排查隐患124处。普查摸底城市燃气管网3614公里,排查隐患361处。开展了液化石油气质量专项整治,检 查企业1024家,设备3126台,排查隐患201项,跟踪整改185项,立案查处11起。
对2520台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实施制造质量监督检验,一次监检合格率为95%,不合格项主要反映在焊接质量和无损检测质量方面,经整改,出厂产品合格率为100%。定期检验特种设备5939台,首检合格率为93.6%,不合格设备全部要求整改合格后运行。
重点专项执法打假:人为掺混二甲醚现象严重
农资专项执法打假“质监利剑”活动中,对化肥、种子、农膜、农机具及配件等产品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,检查生产和销售企业216家,查办案件26件,查获假劣化肥1730吨。
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中抽查了178家液化石油气经销企业的178个批次产品,经检验合格136批次,批次合格率为76.4%。不合格项目主要有二甲醚及主要烃类组分含量,二甲醚含量最高达66.1%。
计量监督检查: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6起
对30家集贸市场的600余台在用衡器进行了检查,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6起;检查140家眼镜店的验光配镜用计量器具710台(件),查处违法案件9起;对市场米、面粉、食用油、果汁、调味品、熟肉制品等12种商品进行过度包装检查,共检查36批次,合格32批次,合格率为88%,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。
流通领域商品抽检9类、1502个批次商品:总体质量不容乐观
今年上半年,自治区工商局在全区12个盟市组织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8次,主要针对商品销售规模较大、具有代表性的批发零售商场、超市和专卖店,抽检化肥、农膜、蚕丝被、儿童服装、涂料、儿童玩具和文具、液化石油气、皮鞋9类、1502个批次商品,其中合格1085批次,批次合格率为72.2%,抽检商品的总体质量不容乐观。
其中,抽取化肥样品916个批次,批次合格率为81.4%。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养分含量、氯离子含量、标识等问题。养分不达标就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,会造成减产。含氯肥料容易导致苹果、马铃薯等忌氯作物烧根减产甚至坏死。
抽取农膜样品139个,批次合格率只有34.5%。主要是农膜强度性能不达标,这会造成农膜在使用过程中易破裂,难以回收,并造成土地污染。
分享:
猜你喜欢